当前,企业应用软件领域呈现出繁忙且纷繁的态势。无论是负责系统集成的服务商,还是提供咨询与培训的公司,甚至是金融机构,都纷纷加入到了企业应用软件的销售与配送行列。许多人不禁要问,为何这个市场会如此开放且多样化?
不同厂商的销售出货
在企业软件市场,众多厂商都在积极销售产品。以常见的软硬件集成服务提供商为例,他们从事企业级软件的销售并不罕见。在中国的一些非一线城市,众多本地供应商同时提供此类服务。类似地,咨询和培训公司也加入了这一行列。比如,某知名咨询企业就曾向本地企业推销过专业的项目管理软件。
外包开发商在承接定制开发项目的同时,也不愿示弱。他们不仅完成了既定的开发任务,还察觉到了企业应用软件销售的商机。在国外,一些专注于企业办公软件定制开发的小型团队,在完成开发后,便将自家的软件销售给了周边有需求的企业。
云服务时代的新参与者
随着云服务时代的降临,市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。以往与软件开发和销售看似无关的金融机构、电信服务商和电商企业,如今也开始涉足企业应用软件的销售。比如,美国有一家知名的电信服务商,便为其企业客户推出了一款定制的云办公软件,并开始销售。在印度,一家当地金融机构也为中小企提供了财务软件的销售服务。
这引发了疑问,他们对于传统软件制造商可能造成怎样的冲击?
交付服务与售后服务的角色转变
企业应用软件的品牌、价格以及成熟度不同,不同厂商都有可能提供服务和后续支持。对于一些产品线不够成熟或购买者稀少的应用软件,制造厂商往往需要亲自负责交付和售后服务。以一款针对艺术设计企业的新项目管理软件为例,刚上市时购买者不多,因此交付和售后服务便由软件的开发者亲自承担。
实际上,不少公司内部的交货和售后服务体系并不繁杂,主要依赖自动化的设备和公共资源来运作。比如,一家位于欧洲的中等规模企业,在应用了某款企业级软件后,若遇到问题,通常是通过软件内置的自动化功能来处理,若无法自行解决,便会向公共专家社群寻求帮助。
大型企业的应对方式
大型企业仍旧坚持使用传统做法。在全球范围内,他们倾向于选择IBM等传统咨询、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以及专业交付服务的行业巨头作为合作伙伴,以负责产品的销售、交付及售后服务。在我国,这些大型制造业企业会与国际上知名的系统集成服务商携手,共同推进企业应用软件的流程实施。
对于那些在特定行业中的大型企业,它们通常也会采取相近的做法。比如在医疗领域,规模较大的医疗机构会寻求专业咨询、系统集成解决方案以及专业交付服务的合作伙伴。
客户成功服务包的作用
一旦企业签订了客户成功服务套餐(通常费用是应用使用费用的百分之三十),就会配备一名客户成功经理。当企业在使用软件时遇到困难,他们可以通过协同云平台进行咨询。以一家小型广告公司为例,若他们签约了某企业应用软件的客户成功服务套餐,一旦发现广告投放数据在软件中显示异常,他们就会通过协同云向客户成功经理求助。随后,客户成功经理会召集内部或社区中的专家来协助解决问题。
以SAP为例看企业战略
以SAP为例,该公司对其新开发且尚不成熟的产品线,会直接指派销售人员负责销售。SAP将自己定位为专注于产品软件研发的企业。对于一些自己难以独立完成的软件项目,SAP会选择委托IBM或埃森哲等公司来提供解决方案和集成服务。而在构建自身产品体系所需软件方面,SAP更倾向于通过并购来实现融合。例如,SAP曾收购了一家财务软件公司,以此提升自己在财务产品领域的竞争力。
SAP在应用生态方面表现出色,但在服务交付和售后服务方面却相对不足。特别是面对中型客户,主要依赖自动化工具和社交专家社区,而对于大型客户,则主要依赖合作伙伴。SAP集中精力提升应用能力,全力服务中型企业客户,并在这一过程中积极进行并购,以扩大应用生态。而大型企业客户则主要使用SAP的ERP等核心产品,并与其他平台协同进行业务拓展。
我们不禁要思考,面对市场的持续演变,企业在销售、交付、售后等环节将采取哪些新的策略和改革?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表观点,觉得文章有价值的话,不妨点赞和转发。